花蓮,這座依偎在雄偉中央山脈與浩瀚太平洋之間的城市,長期以來以其壯麗的自然景觀聞名於世。然而,除了峽谷的鬼斧神工與海岸的蔚藍壯闊,一股更為寧靜卻充滿韌性的力量,正在城市的巷弄間悄然滋長。
這股精神並不存在於宏偉的紀念碑或喧囂的商業區,而是棲息在一間間由熱情主理人經營的獨立書店、散發著咖啡香氣的靜謐角落、由歷史工業遺產蛻變而成的文創聚落,以及在夜色中傳遞著類比溫度的黑膠唱片行裡。
「時光二手書店」是許多旅人記憶中的一隅書香。坐落於一棟七十年歷史的日式老屋中,鵝黃色牆面與綠意簇擁的茉莉花牆讓它猶如都市中的秘密花園。貓咪「空吉」是這間書店的靈魂之一,悠然地穿梭於書架間,為寧靜空間注入溫柔的生命力。
這裡不只販售新書與二手書,也提供 CD、文創商品與飲品。低消只需一杯飲品,就能悠閒閱讀一整天,並透過牆上傳單牆連結花蓮的在地藝文脈動。
孩好書屋前身為「一本書店」,其獨特之處在於「入場需購書或消費」的低消制度。這並非排他,而是一種確保空間永續與價值被看見的方式。這間書店選書聚焦於文學、生活、自然與文化等主題,呈現書店主理人獨有的策展觀點,也吸引真正熱愛閱讀的顧客成為支持者。
位於光復街二樓的「雨樵懶人書店」是一個需要刻意尋訪的文化角落。除了販售書籍,更定期舉辦新書發表與講座,邀請各地創作者與在地對話。專注於文學與兒童繪本的選書方向,讓這裡成為親子與深度閱讀者的最愛。
小室集合空間:提供大量插座與不限時座位,環境安靜,是筆電族與學生族的心頭好。
浮室 soave plan:日系極簡設計與大面落地窗,讓人在明亮空間中獲得創作靈感。
若水生活咖啡廳:安靜如圖書館,與植物與貓共處,是深度閱讀或寫作的最佳地點。
樂見里8號閱覽室:介於書房與咖啡館之間的復合式空間,氣氛溫馨、甜點優秀。
璞石咖啡近年轉型為文化基地,與光之島基金會合作,舉辦寫作課、讀書會與「花蓮學」文史紀錄計畫。這裡不只是咖啡館,更是花蓮在地文化能量的交匯處。
花蓮文創園區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酒廠,現已成為藝文活動與市集的核心地帶。定期舉辦的「釀市集」、攝影展、原民藝術展等豐富活動,讓這裡成為藝術與觀光的交會點。
山海百貨:由台電舊宿舍改造而成,結合選物店、主題餐廳與共享空間,是花蓮創生的代表。
秋月商店:位於玉里車站內,以農產品與原民手工藝為主,兼具食堂功能,是懷舊與文化的匯聚地。
又一村文創園區:聚集手作職人與風格餐飲,保留日式宿舍氛圍,是更親民的文創聚落。
ALL STAR LIVE HOUSE:擁有專業舞台,表演者多為在地音樂人。
1709 Music Bar:火車站前的溫馨小酒吧,座位不多但氣氛絕佳。
Jungle、Piazza Bar、AI音樂實驗基地:提供不同類型的音樂選擇與互動體驗。
懷舊曲黑膠咖啡廳:以老黑膠為主軸,結合手沖咖啡與復古情懷。
Flavor H:黑膠結合古著,音樂與潮流交錯。
夜想 Yasou:日系復古風,黑膠搭配清酒,是夜的理想終點。
後山金工房:銀飾手作體驗,靈感源自花蓮山海。
明芽窯陶藝:提供短期手拉坏課程,適合觀光客。
原住民編織工作坊:透過「部落e遊網」預約苧麻編織體驗,認識傳統工藝與族群文化。
花蓮的文化樣貌不靠熱鬧與喧囂,而是從微小但堅定的力量中誕生。這些力量來自一杯咖啡、一間書店、一場講座或一段手作時光。每個人都可以是這份文化生態的一分子,只要你願意慢下腳步,與這片土地好好對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