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早晚溫差明顯,手腳冰冷成為許多人的共通困擾。花蓮慈濟醫院中醫科指出,這種情況常與體內陽氣不足、氣血循環不佳有關,特別是長者與慢性病患者,換季期間更容易出現末梢循環不良的現象。
中醫將手腳冰冷歸類為「四肢厥逆」,通常是因氣血運行不順所引起。隨著氣溫驟降,末梢血管容易收縮,使手腳變得冰冷。像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或貧血的慢性病患者,尤其容易受到氣候影響而加重不適。
針對這類情況,醫師建議可以透過日常飲食與簡單保健方式來調理。例如多喝溫熱飲品如桂圓紅棗茶、黑糖薑湯,不僅能溫暖身體,也有助於補氣養血。紅棗天然帶甜,能提供能量而不易造成血糖波動;薑則具有溫熱特性,有助驅寒暖身。
除了飲食,中醫也推薦穴道按摩作為輔助方式。透過按壓手掌的勞宮穴與腳底的湧泉穴,有助於促進末梢血液循環,改善冰冷問題。若能再搭配養生操或太極拳,更能幫助體內陽氣運行,提升整體體質。
面對變化劇烈的天氣,醫療單位提醒民眾應注意保暖,特別是體質虛寒者,不宜過早換上輕薄衣物。如手腳冰冷伴隨臉色蒼白、極度疲倦或盜汗等症狀,應儘速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